如果有亲朋好友问你:“你酸吗?”你可别以为是在开玩笑说你“肉麻”,也许他是在问你:你的身体是不是酸碱失衡了?因为在现代社会,身体内的酸碱失衡已经成为导致现代病(包括我们所熟悉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骨质疏松症及癌症等)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到这里我们有些朋友会有疑问了,什么叫人体酸碱失衡,人不是中性个体吗?这又和生病有什么关系?
一、酸碱平衡对人体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思想呢?因为一直以来大家生病自然而然的就去医院找医生,头疼就看个精神科,牙痛就看个牙科,感冒了就去内科,这些小来小去的病打打针,吃吃药可能就没什么事了,也没有人去深入研究为什么生病,直到人们有了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这些不能只靠吃药解决了的病,甚至是终身服药,还有已经有生命危险的癌症,在患者们到处寻找救命良方,而又始终无果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治病不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找到疾病的根,那根在哪里呢?
国际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雷翁教授指出:“酸性体质百病之源”,日本的一位医学博士小原秀隆指出:“人类80%以上的疾病是由酸性体质引起的。”
那人原来是什么样的体质呢?具体情况又是什么呢?
酸碱性在化学中是指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用PH值表示,这我们是知道的也很熟悉,但酸碱性对于有生命的机体来说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微生物学》中微生物的培养需要在一定的培养液中进行;酶的活性只能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表现出来;人体的各个部分都要求其体液具有一定的PH值,否则就会影响到组织活动。《西医诊断学》中记录体液的PH值为7.0—7.4,血液的PH值为7.35-7.45,骨髓液:7.3-7.5,唾液:6.5-7.5,胃液:1.0-3.5,十二指肠液:4.2-8.2,粪便:4.6-8.4,尿液:4.8-8.4,胆汁:7.1-8.5,胰液:8.0-8.3,我们说水是中性的,酸碱度(PH)为7,那么大于7是碱性,小于7是酸性。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水做的,因为人体体重的70%是水分,也称作为体液。我们健康人体液的酸碱度(PH)通常保持在PH 7.35-7.45之间,呈弱碱性。
人体正常体液的酸碱度为什么呈弱碱性,而不是酸性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可作这样的解释:地球上的生物体都是从海洋进化而来,人也不例外,海水是弱碱性的,PH值为7.4,人类起源于弱碱性的环境里,所以人体体液也是弱碱性的,PH值也是7.4。我们人在娘胎里的雏形跟鱼的形象一样,以后慢慢变成 人样,在这个过程中,胎儿一直生活在娘胎里的羊水中,而羊水是弱碱性的,所以我们从娘胎一生下来,正常体液的酸碱度就呈弱碱性。
从医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讲,人体的酸碱性是由一个体内酸碱平衡缓冲体系所决定的。人体的酸碱平衡缓冲体系由碳酸盐缓冲对H2CO3-NaHCO3(主要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NaH2PO3-NaHPO4、血红蛋白缓冲对(血红朊-血红朊盐)和血浆蛋白缓冲对(血浆蛋白-血浆蛋白盐)组成。维护人体酸碱平衡主要靠人体的缓冲体系,肺的呼吸作用以及肾的排泄和重吸收作用。
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从日常膳食中摄取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人体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必须依靠机体的调节功能来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就是酸碱平衡,平衡的范围为PH值7.35-7.45。这一PH值最适合于细胞代谢及整个机体的生存。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变化和生化反应都是在稳定的PH值条件下进行的,如细胞蛋白质合成、能量交换、信息处理、酶的活性等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酸碱度环境。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人体血液的PH值高于7.45或低于7.35,人就会发生病变。血液的PH值变动范围很小,0.01的差距都可能接近死亡,那些滞留在体内的体液PH值的变动范围较大,如十二指肠液、胃液、尿液和粪便等。当人的体液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只有6.8-6.7时人就会死亡,当然PH过高也会导致人体碱中毒,所以人体需要酸碱平衡来保持生命的健康。
二、酸性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那朋友们在想既然人体刚开始就是碱性的,又怎么会成酸性了呢?
现代流行的说法,我们把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病甚至癌症都称为“富贵病”,为什么称为“富贵病”,主要还是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应有尽有,饮食结构大大改变,富贵在什么地方?就是一个“吃”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的命脉,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得太好,吃得太多,造成了“病从口入”,也有称这些病为“现代文明病”的,国家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赵霖教授在“人体健康与酸碱平衡”研讨会上就指出:“我们现代人正在不知不觉中吞进了现代文明,用牙齿给自己在制造坟墓。”
有人会说,我也没有吃什么特别东西,不就是鱼、肉、禽、蛋、油、米、面加上水果和蔬菜吗?是的,正是你吃进去的这些东西对你的健康产生了影响。我们知道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也称为糖)、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是我们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在这六大营养素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给人体提供能量和热量,其主要来源于鱼、肉、禽、蛋、油、米、面;而维生素、矿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其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等,纤维素是唯一没有营养的营养素,但却是消化和吸收必不可少的物质。我们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能量都称作为高营养物质,同时也称作为酸性物质(也就是说鱼、肉、禽、蛋、油、米、面,一方面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在我们人体内代谢以后产生酸性物质):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含硫、含磷的氨基酸(产生核酸分解成尿酸)。
脂肪分解产生的脂肪酸、乙酰乙酸(也称酮体)、B-羟丁酸。
糖分解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甘油酸。
在前面提到人体有一个调节酸碱平衡的缓冲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血浆里的碱储备以及肝、肾、肺等器官。通过人体酸碱平衡体系的调节,可以确保人体在科学、合理饮食条件下的酸碱平衡。但如果人们饮食不当,摄入的酸性食物过多,超过了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那么人体的酸碱平衡就会被破坏使体内酸碱度失衡,甚至出现轻度酸中毒反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酸性体质;另一方面,有些人摄入了大量的酸性物质,可能暂时尚未出现酸性体质,但这并不表示万事大吉了,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体内的碱储备较多,及时调整了体内的酸碱平衡,但酸性物质毕竟还在体内,只是暂时被体内的碱中和了而已,但对体液所造成的污染是无法消除的,长期积累下去人体内环境严重恶化,同样也会形成酸性体质。
可能有人说,我现在年纪大了,肠胃功能不是很好,一般吃得比较清淡,基本上不吃大鱼大肉,还会造成酸性体质吗?首先酸性体质是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另外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就是油的摄入量。现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油的摄入量为每人每天是半两(25克),两口之家应该一天吃一两,一个月三斤,有糖尿病患者,油的限量更少,一天只有10克。为什么要限制油的用量,因为油是脂肪,脂肪是酸性的。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吃动物油,现在为什么大家吃得少了,因为动物油是饱和脂肪,长期食用会使血脂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硬化。80年代我们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但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得血栓,其实和吃动物油脂有关。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也开始注意食用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如,日常食用葵花子油、茶油等植物油,或者食用比较合理的调和油,含的大多是不饱和脂肪,为什么还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影响?因为植物油在高温加热后就变成了饱和脂肪,因此在日常膳食中,油的摄入过多及烹调方式的不合理也是造成我们酸性体质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现在都在关注外部环境的保护,其实我们人体也有一个内部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个内环境就是指我们人体的酸碱度的状况。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大家更明白:鱼缸里养鱼。我们知道鱼缸里水很干净的话,鱼生存质量就非常高,如果水受污染以后,鱼就会生病死亡,我们在家里养金鱼,两三天就得换水,否则金鱼就会死亡。为什么?因为鱼缸里的水已经被鱼排出的废物给污染了。同样的道理,我们人体犹如一个金鱼缸,人的体液就像鱼缸里的水(人体体重的70%是水分,也称作体液),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和近60兆亿的细胞生活在70%的水中,当金鱼缸中水受到污染或变质时,鱼就会生病死亡。人体的体液在受到酸性物质的污染后,细胞就要变质甚至死亡,组织器官就会发生突变,从而引发脏器功能的病变,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我们现在这个年代的饮食结构与60年代这个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酸性体质主要有四大因素:营养过剩、运动偏少、压力过大、环境污染。而其中我们美食过量、吃得太多、太好,体内酸性物质大量堆积是形成酸性体质的关键因素。
三、酸性体质的危害性
人体细胞天生在碱性环境中运作,但也不断产生酸,排出酸。细胞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酸,但这些是弱酸,是有机酸,与酸性食物产生的酸不同,他们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由肺部排出。可是酸性食物所产生的酸是较强的酸(磷酸,磷酸),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这些大量的酸性物质必须先经过体内的缓冲系统中和,再由肾排出。在整个中和、排出的过程中,将会消耗大量的矿物质。如果这些酸不经中和,在经过消化道或排泄系统时就会灼伤敏感组织。譬如,小便时会感到疼痛或灼热。机体用来中和酸的主要物质是矿物质钠(最好不是食盐中的钠,而是蔬菜、水果中的钠)。当你摄入大量的酸性食物时,体内为了中和,会使用大量的钠离子,当钠离子严重不足时,机体就会调动骨骼里的钙和细胞内的钾等矿物质来参加艰巨的工作,这就使疾病有了很好发展的机会。
第一就是糖尿病。
这血糖高和酸性体质有什么关系呢?糖尿病是脂糖代谢紊乱性疾病,是典型的酸性体质。糖尿病95%是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其实并不一定是胰岛素少,而是因为胰岛素的活性不足或敏感性下降,比如说血液中有十个糖分子,我们胰岛细胞就分泌十个胰岛素与糖分子结合,但真正起作用的只有五个(就像我们十个人去干活,只有五个真正干了,其他的在睡觉)这就造成没有胰岛素结合的糖分子越聚越多,血糖当然就高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人体体液的酸碱度每下降0.1,胰岛素的活性就下降30%,胰岛素活性下降会加剧糖尿病的病情。而糖尿病的脂糖代谢紊乱,又使酸性物质不断产生,首先一个葡萄糖有氧氧化成一个二氧化碳和一个水及人体所需能量38个ATP,而酸性体质环境下,PH值每下降0.1,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就下降30%,所以酸性体质一般都会缺氧,这时一个葡萄糖就会无氧酵解成两个乳酸和两个ATP,不但能量少,人会总有疲乏的感觉,能量不足又会消耗体内的脂肪,这时还会有酮体产生,酮体也是酸性的,乳酸和酮体使血液变得更酸,又会使胰岛素活性下降,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我们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因为血糖高很适宜病菌、病毒的繁殖。糖尿病肯定会发生并发症,如果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并发症会轻一点,来得晚一点;血糖控制得不好,那么并发症来得早一点,重一点。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有一期节目就叫“酸性体质与糖尿病的并发症”,专家提出要预防糖尿病首先要预防酸性体质,要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首先要改善你的酸性体质。
第二,癌症。
癌症也是典型的酸性体质,号称第三杀手。癌症是致病因子促使细胞突变产生的,目前全世界有癌症患者1000多万,在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人约160多万人。癌症与酸性体质有密切的关系。100%的癌症病人体液都是呈酸性,越到晚期,酸性越强。酸性体质是恶性肿瘤的温床。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居住条件恰恰相反。人体正常细胞需要中性,弱碱性的体液,氧气充分的居住环境。在酸性体液中,红细胞也同样活力低下,输送氧气的能力就下降了。血液的PH值下降0.1个单位,输送的氧气量下降30%,人体每天大约产生10000个左右的癌细胞,但由于人体正常的 免 疫 功 能 能够及时地将癌细胞吞噬,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症;当人体体液PH值为6.85-6.95时,人体 免 疫 细 胞 的活性降低,而癌细胞的活性却大大加强,免 疫 细 胞 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抵抗能力下降,此时癌细胞大量增加,当体内癌细胞数量达到10亿个时,癌肿瘤就有一公分大小,那时人就会有感觉了,不舒服、吃饭少、贫血、乏力。另外癌细胞产生的毒素L50也是酸性的,它会破坏人体的 免 疫 系 统,并使人产生剧烈的疼痛。癌细胞转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癌细胞必须与血管壁接着分子结合,而这种结合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进行。癌细胞疯狂生长会把营养大量抢夺吸收,致使好细胞缺少营养,人体日渐消瘦。
第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
当人体血液呈酸性环境后,就会使红细胞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物(尤其是CO2)的能力下降。这就会造成一方面是人体各部位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得不到供应,另一方面是应排出体外的人体代谢物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而滞留在血液中。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异或死亡;
使白细胞的正常防御功能下降,致使人体器官、组织中的病毒、细菌、内毒素等有害物无法被清除,免 疫 复合物也会沉积或滞留于各类器官和组织液中,另一方面也会是吞噬功能下降,导致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内毒素无法被吞噬而破坏血管壁各类细胞的正常代谢;
酸性环境会刺激血小板的凝血机制出现亢进,呈现出过度粘附,过度积聚和过度的释放反应。无休止的血小板聚集和无休止的刺激物的释放,结果就导致血栓形成,血管阻塞、梗死等;
血液代谢环境的酸性化致使血浆中的蛋白质生成数量下降,进一步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因此无法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致使血液中的水分出现大幅度下降。血粘增高,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页次:1 |